《玉楼春》是周邦彦的一首词作,以描写爱情。据说这首词,是他在1089年的时候,正要离任庐州府教授时所写,共八句。
周邦彦《玉楼春》
词人开头就借用典故,“桃溪不作从容住”是指东汉时期刘、阮遇仙的神话故事,传说他们遇到了仙女并相爱,半年后不得不离开。这暗示着离别,也正是词人的不得不离开,第一句就奠定了整首词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情基调。而莲藕断了,词人也不相信会那时藕丝还会连着。可见,词人认为此次离开就是永别,十分悲观遗憾。
三四句以当时和今日作比,一个是两人相互在桥上等候的缠绵,一个是独自一人在落漫黄叶的路上的徘徊。正好与前两句相对应,一春天一秋天,而情感也是如此,回忆的是过去的美好,而衬托出的是现时的寂寞。
之后两句写景,延误笼罩的青山,夕阳里的归雁,是化用前人的诗句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境更胜一筹。而黄昏的景色最能勾起人心里哀伤之情和离愁别绪。结尾词人写到,人就像是被风吹到了江上的白云么人离愁就好比被雨打落粘在地上的花絮。两个比喻,一个说人,一个讲离别,十分婉转深沉,把这离别的情绪表达得到位而又悠长。
整首词,对偶十分工整,从爱情神话故事起,再写自己的爱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环境的烘托,到最后的直抒胸臆,词人把感情一点点地表达出来,是离别更是怀念。
解连环周邦彦原文译文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是寻访自己的情人以及旧居时抒写怨情之词。这首词可跟一般的相思别情的词不同。相思离情还有可托情怀之人,而他却是“怨怀无托”。词中抒发的便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解连环·怨怀无托》
整首词的上片由今天写到昔日,再由昔日写到今天,写了昔日聚会的燕子楼不见伊人的怅惘。而词的下片由对方到自己,再写自己写到对方,主要表达了对伊人的怀念和矢志不移的忠贞。纵观全篇,作者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以及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上片的三句话“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将作者心中郁结已久的幽怨和盘托出,也说明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抑制、无可忍受的程度。其原因就是往日情人不仅绝情而且断信,毫不留恋地弃他而去。下片中的“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与上片歇拍诅咒詈骂之语加以比照,几乎判若出自两人之口。春天来临,汀洲之上杜若渐萌,于是作者心中又打点起,为负心而去的情人料理一切的准备。其中的“杜若”指的是香草,是当时古代用来象征情人之间的寄赠之物。而后一句“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是作者因为人去日远,所以更加盼望心里的那个人寄来只言片语的消息以慰望眼,可惜这一切又化为空望。
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主要内容是什么
《浪淘沙慢·晓阴重》是以偶北京送著名词人周邦彦所创作鄂一首词,被选入了《宋词三百》之中。这首词的标题一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浪淘沙慢“是写词常用的词牌名,而”晓阴重”才是这首词的真正名称。该词的主旨是伤春感怀,全词一共分为三阙,上阕写的是追忆当年时令节候和折柳告别的情事。中阙写告别之后的所思所感,而下阙写的是虽有埋怨,但是却不是埋怨人,而是怨春天不和人相约。
《浪淘沙慢》配图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该词的内容。首先是上阕:在一个阴云密布,浓雾笼罩的清晨,在南街上的马车正等待出发,而东门外的宴席也已经停歇了。柔嫩翠绿的枝柳正轻轻拂过人的面庞。而我则用手掩面擦拭泪水,亲自把送别的杨柳采折。想起在汉浦分别之后,她就好像远去的鸿雁一样不知飞到了哪里,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上阕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清晨冷清孤寂的场面来烘托出了词人凄凉悲苦的心境。
之后是中阙:我满怀深情地望着缥缈高远的天地,在这个冷风清的时节,我只能一个人品尝着长夜漫漫所带来的孤寂。感叹于在人世间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离别之苦。手中握着的翠玉杯中的酒还没有喝完,只愿接着天上的残云留住西楼落下的明月。中阙延续了上阕悲凉凄苦的情景,进一步描绘出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最后是下阙:用丝织的衣带已经退却了光泽,绣被也叠放在一旁,连环锁已经解开了,旧人的香气早已消散。我久久地唱着怨歌,玉壶被我敲得边角残缺。可恨的是春天不于人相约,用来装点夜色的只剩下满地的梨花了。下阙一连用了五种遭到毁坏的事物,诉说了离别之苦对人的折磨,同时也变达了怨恨的深重。
周邦彦 兰陵王原文译文
《兰陵王》是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曾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主要写了作者离去之愁。此词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整首作品有着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兰陵王·柳》
《兰陵王》从这个词来看,它的构思萦回曲折,似浅实深,作者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是耐人寻味的。这首词的另一个别名是《兰陵王·柳》,而以“柳”字为题目并不代表词的内容也是咏柳的,这首诗却是来讲述离别的。在古时候,人们常常用折柳来送别客人或者朋友,因此诗词就借助柳来渲染离别之情。而在《兰陵王·柳》这首词中正是这样,词的开篇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上片由柳起兴,接下来的都是作者借折柳倾述送别之情。古往今来,离人无数,“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宕开来说,伤离别的并不是只有眼前的你我两人,也算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了。
中片写乍别之际,下片则写了渐远之后,中篇和下篇的时间是连续的,但感情确实波澜的。总之纵观整个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